大荔冬枣
首页 合作社简介 枣园基地 产品展示 冬枣知识 栽培技术 联系我们
产品展示
一座示范棚改写大荔冬枣史
历经沧桑大荔冬枣发展坎坷

“冬枣不敢见雨,塑料大棚原来是枣农用来防雨的,经过不断摸索,发展成现在的温棚、冷棚……”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高文海告诉记者,陕西大荔从2000年开始引种冬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从那时起在技术上给予了支持,2008年,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荔冬枣示范基地正式筹建,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大荔冬枣发展的坎坷历史。

2003年,大荔县经历了暴雨、连阴雨天气,造成当地冬枣裂果,“果农们办法想尽,也难以预防冬枣裂果现象。”高文海说,2005年,基地联合当地一位名叫赵建民的农民,在大荔县许庄镇赵建民承包的六亩枣园里,给两亩枣园搭建了防雨棚进行防雨,不过,这一措施却延迟了冬枣的成熟期。

“怎样才能让塑料棚既能防雨又能让冬枣提前上市?”高文海表示,“2008年,基地尝试在温棚里栽植冬枣,没想到,这一技术首试成功,连续两年,枣农一个温棚的收入都在5.8万元左右,比2000年的1万元收入高出了4.8万元。”随后他们又成功地摸索出了冬枣冷棚种植技术,解决了冬枣裂果、成熟晚等难题。

示范引领4700亩盐碱地变枣园

“这儿原来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种啥不长啥,一亩地十块钱租赁费都没人要……”日前,记者在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冬枣基地采访时,该县红枣局高级工程师周爱瑛告诉记者,当地的冬枣基地原来有4700亩属盐碱地,冬枣种植一系列技术性难题得到后,当地冬枣产业发展的局面一下子被打开了,土地也越来越值钱,这4700亩盐碱地,如今也成了冬枣园。大荔县是陕西及全国重要的鲜食枣主产区之一,鲜食枣栽培历史悠久,大荔鲜食枣先后经历了以大荔水枣为主栽品种的自然栽培阶段、以梨枣为主栽品种的第一代鲜食枣栽培阶段、以冬枣为主栽品种的第二代鲜食枣栽培阶段和设施冬枣栽培阶段,实现了鲜食枣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大亮点。

“防治冬枣发生绿盲蝽病,必须在枣树发芽期预防,把时间把握好……”安仁镇伏坡村温室冬枣种植户张建锁,看着即将上市的冬枣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的一座温室冬枣棚收入达6万多元,由于上市早,一斤卖到了50元钱。

“现在,在我们这里,姑娘找对象都不问男方有没有房车,而是问男方家有几棚冬枣……”张建锁说。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荔冬枣示范基地在当地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所带来的巨变。

相关热词搜索:大荔 示范棚 冬枣

上一篇:沾化组织人员到陕西等地考察当地冬枣发展情况
下一篇:什么样的大荔冬枣比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