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冬枣
首页 合作社简介 枣园基地 产品展示 冬枣知识 栽培技术 联系我们
产品展示
陕西农村网报道大荔冬枣
\

大荔县委书记孙云峰(左三)到冬枣深加工企业考察。

\

工人正在包装产品

\

企业车间

\

冬枣深加工产品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渭南讯 (通讯员 李兆民 李华 宇杰 本报记者 郝钊龙 文/图)春夏之交,大荔县的冬枣园里,处处生机勃勃。片片枣叶在大棚里舒展身姿,透射着浓浓的鲜绿。掐芽枣农们的欢声笑语,洋溢出的不仅是春的喜悦,还有“脆冬枣”四季飘香的清脆。

  大荔县享誉“中国枣乡”。大荔冬枣因“成熟早、品质优、规模大、品牌亮”备受消费者青睐,曾荣获陕西果品国际年会“优质水果奖”。冬枣产业近年来又不断升级,已成为大荔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老百姓增收的“金蛋蛋”、“钱串串”。

  2013年10月,“‘大荔冬枣’公用品牌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已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受理,意味着“大荔冬枣”这四个字将成为“大荔特产”的又一独有商标。

  芝麻开花节节高,大荔冬枣专业合作社又借鉴经验、潜心钻研,将冬枣脱水、烘干,加工成了香甜可口的“脆冬枣”,在第29届杨凌农高会上一举成名,荣获最高奖项——“后稷奖”,为大荔冬枣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冬枣村中无闲人

  小坡村号称“大荔冬枣第一村”。来到小坡村的冬枣示范基地,只见冬枣大棚一个挨一个,一眼望不到头,阳光下更显波澜壮阔。忙碌的枣农们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冬枣出芽期,如果不及时掐芽修整,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可谓“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自豪地说:“现在冬枣这么挣钱,村里人是一个比一个勤快,生怕自己比别人挣的少。尤其进入阳历四月,村上根本看不到闲人。”

  谈及冬枣产业的风雨历程,薛支书颇具感慨地说:“和十年前相比,我们村的变化太大咧,以前是盐碱地里种棉花,年年种年年没收成,娃上不起学,生活过不下去。就在2002年,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尝试改良土壤发展冬枣栽植,没想到一下子有了起色,现在冬枣面积已发展到9600亩,高效大棚技术的探索也日趋成熟,使冬枣的成熟时间比露天种植提前了近20天,抢占了市场,避免了风险。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十倍还有余。”

  为了发展壮大全县的冬枣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荔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冬枣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红枣局,专门负责冬枣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又通过整合林业、农业、交通、水务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探索推广日光温室、春暖棚等栽培技术,先后运用冬枣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羌白镇东羌白村建立了500亩大棚冬枣示范基地,在安仁镇小坡村建起了万亩有机冬枣现代高效设施示范园区。

  为了这项“朝阳”产业进一步迅速壮大,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县长王青峰多次在调研中强调,要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园区,园区连农户”的推进模式,把枣农的这项主要收入来源保护好,要在项目上支持、资金上倾斜,把大荔冬枣产业发展壮大。

  现如今,大荔冬枣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1万亩,以每年两万亩的速度递增,年产量达20余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占到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从事冬枣产业的农民达到了25万人,人均枣业纯收入1766元。

品牌背后意志坚

  历经数十年的摸索前行,大荔冬枣的栽种技术、田间管理已经日趋成熟,成熟期不断提前,品质不断提升,随着“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的逐步完善,“真社缘”、“红星”、“秦荔”等一批品牌冬枣在市场中备受欢迎。优质品牌使大荔冬枣誉满神州,走出国门,成了大荔响当当的新名片。

  回想几年来的风风雨雨,羌白镇东羌白村的种植大户孟令斌不无隐忧,他说:“这几年为了抢占市场,我们村45%的枣农下血本建温室大棚,其余依然是露天栽种,一遇到阴雨天,枣就开裂、腐烂,采摘不及时还会变红,价格就下来了,收入无法保障。”

  张晓刚是大荔冬枣合作社负责人,常年收购冬枣,同样有颇深的感触,他告诉记者:“在每年收购冬枣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冬枣因雨开裂、溃烂,着实心疼,枣农忙了一年了,收入就这样没有了。如果能有一套标准化的加工生产程序就更好了,枣农的收益就稳定了。”

  如何延长冬枣的货架期、延伸产业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同样也成为大荔县冬枣产业健康发展的新课题。

  大荔县委、县政府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为冬枣合作社和企业出谋划策,派驻精兵强将,前往河北、山东等地考察、调研,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探索适合大荔冬枣产业延伸的深加工的路子。

  深加工造就产业梦

  2013年,大荔冬枣合作社率先引进脱水、烘干技术,将鲜食冬枣加工成脆、甜可口的营养极品,在杨凌农高会上一展出,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客商的青睐。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加工后的冬枣市场零售价150元/斤,大概估算一下,2013年鲜食冬枣平均收购价15元/斤,加工后的价格是鲜食冬枣的10倍,企业投产当年就为枣农增收75万元左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冬枣华丽变身,不但让大荔冬枣的产业链向纵深方向延伸,也让枣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能使经过深加工的冬枣品质不变、营养价值不流失,在生产工艺上,大荔县农业部门与企业多次前往河北沧州考察,学习国际先进的果蔬真空低温脱水技术和真空冻干技术,不断尝试调整和反复实验,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大荔冬枣的深加工技术。同时,从源头保证质量,利用合作社优势,为枣农提供从农资、栽种、田间管理、成熟期管理等等一整套的标准化技术支持。枣农们看到了专业化栽植的优势,也开始逐渐摒弃坚持多年的“土法子”。合作社推行的专业管理技术不仅极好地保障了冬枣的品质优良,更为大荔冬枣产业深加工探索出了一条长远发展的新路子。

  县委书记孙云峰多次来到生产车间,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经营状况,他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鼓励企业要用现代工业理念去做企业,围绕县域特色农产品开发系列生态绿色食品,高起点、高质量做强、做优品牌,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助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现在,大荔县冬枣产业链条延长了,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了,农民致富增收途径拓宽了,枣农安心了、心气更高了,大荔县的特色农产品也更具发展潜力和优势了。

相关热词搜索:大荔 冬枣 陕西

上一篇:孟令奎同志被聘为大荔新农人科技植保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中心PCA
下一篇:九月渭南瓜果飘香 看大荔冬枣的传奇故事